原文:【教育沉思】位子不只一個 ─來玩不一樣的工作大風吹
我的回應:
您好,
我讀了您的文章,蠻喜歡的,但也有不同的地方,希望與您討論
文章提到:
"年輕人對於工作的錯誤認知,與偏差的大學教育如出一轍。台灣從來就沒有把大學教育放對位置,現在的大學儼然是一個「職業補習班」,層次低到我根本不屑一談。大學的精神應該是在培養一個具有前瞻性、帶動社會進步的人,這是歐洲大學興起的原因,但台灣從來就沒有這個概念。"
不知道您是觀察到大多人文學科的科系有這種現象嗎? 因為我身為理工學院學生的觀察,如台清交成的學校,是很重理論,很重論文結果,相對有點缺乏業界所需要有的應用技術
我引用這篇文章 "大學偏理論所以都不用實作? 看看國外的大學的開源專案"
文章裡又引用到彭明暉教授和陳鍾誠教授的文章 他們的部落格當中也常常提到學術界過於重視論文 少重視業界所需的實務實作能力
技職教育缺乏 大部分學生在業界所需要的能力都是自學的 "職業補習班"應該不太適合形容台灣大學
所以您想探討的應該是 "一個具有前瞻性、帶動社會進步的人"具體的具備什麼?
而台灣要如何培育出這樣的人?
文章又提到
"如果大學是為了培養學生在畢業後能夠快速地投入職場,那麼就等於把大學生掐死了!教育應該是要訓練一個人在工作上有能力發明新的可能,可是台灣的大學生卻是被訓練成「生產線上的加工者」,並非成為會思考的知識分子,這樣的教育模式怎麼可能使得學生在職場上能夠繼續開發潛力呢?難道我們大學生的素質還不夠好、 不夠努力嗎?問題出在對於工作是什麼、教育是什麼,全社會一點想像力都沒有。"
快速地投入職場有什麼缺點呢?我認為能快速的投入職場 適應職場是很好的
擁有職場上有需要的技能 有解決能力的問題 更有能從職場上進一步完成自己夢想的能力
台灣學校的確太少教學生規劃自己的未來 增加對自己的了解 對夢想的計畫和執行方法 對社會的了解
我認為我們應該將要教學生"什麼" 更清楚地討論 寫下來
再試著明確地想"該怎麼去教" 該在大學開課嗎? 該用社團的力量嗎? 該寫更多文章嗎?
"因為社會期待本來就是極其錯誤。"
感覺上台灣大部份傳統的父母會希望小孩當醫生 當律師 而現今則是當工程師 當公務員
我認為這些建議是好的 問題是 "那有考慮青年想做什麼嗎? 有教青年如何獨立去思考 去計畫執行嗎?"
似乎現在很多青年更願意去追逐自己的夢想 拍電影 玩音樂 運動 做一些不一樣的事
可是理工科背景的我就很想問 那那些"傳統的"職業 學科 事業呢?
那些職業的安穩 安定不應該成為它們的缺點
我們反而該問問 是不是理工科那些學問 工程師這個職業 讓我們跟"無聊"聯想在一起
可是社會上並不能每個人都去從事藝術創作 當職業運動員 做一些很炫的職業呀
所以還是得試試看讓那些理工科的學問變得有趣 讓大家發現他真的有趣 可以發揮很大的應用
(我個人是認為傳統學科可以很有趣的 像現在的iPhone和手機遊戲程式都是有工程師背景的人所創造出來的)
社會上的分工是必須的 當供給遠大於需求時 價格就會降低
這也是我認為為什麼台灣藝文產業不興盛的最根本原因之一 - 市場相對於提供的人太小
所以 不見得青年想從事的事就需要很"獨特"吧? 就一定很有"明顯的創造力"吧?
現實仍是需考慮的 尤其台灣現在經濟情況不好 生活安穩仍是個優點(理想的情況是在安穩下還可以進一步追求自己夢想)
在鼓勵青年創造力的同時也應該讓大家多認識現實社會 了解社會同時比較自己興趣理想 來做平衡的決定
"因為社會期待本來就是極其錯誤。"
您可以去看看電視節目"爸媽囧很大"
我觀察到現在社會逐漸改變的 傳統一輩的人也嘗試去接受新的不同的想法
他們看到的一面 現在年輕人看到的一面
而且其實大家都很願意做出努力
大家都在嘗試找具體的方法 問說"怎麼做"?
有一個網路頻道不錯 叫"TED" http://www.ted.com/
裡面有世界上很多專家提出各領域的新想法 新觀念 搭配具體可實行的方法
希望我們也能嘗試出好的具體方法來改善社會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